当前您的位置: 首页 > 咨讯动态 > 正文

创新教研室举办教师集体备课研讨会 共探创新思维培养

时间:2025-03-02 浏览量: 作者:

为深化教学改革,推动跨学科创新思维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,近日,创新创业教研室成功举办第二次教师集体备课研讨会,创新创业教研室依托跨学科、多领域的师资优势,构建了“线上研讨+线下实践”的协同备课模式。本次会议由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王梅主持,艺术设计学院黄国宝、计文波国际时尚设计学院古丽珠两位骨干教师担任主讲,来自各二级学院专任教师、行政岗位兼课教师及校外行业导师等26人参与研讨。会议以“创新思维认识与培养”为主题,通过多元案例分享与教学实践经验交流,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,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,全面激发学生创新潜能。

20250311143711829.png 

黄国宝老师以“创新思维的理解与实践”为题,系统阐述了创新思维的本质与教学方法。他指出,创新思维需打破固化认知与经验依赖,重点培养学生“认知闲置”“思维脚手架构建”及“认知着陆”三大能力。同时强调,创新不等同于高科技或颠覆式变革,应避免陷入方法论训练的误区,需引导学生从文化融合与时事案例中汲取灵感。

古丽珠老师以时尚设计为例,分享了计文波国际时尚设计学院鼓励“黑暗料理”式探索、环保品牌潘家亚的创新材料应用,以及设计师王之融合哥特与复古风格的案例,生动诠释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跨界创新融合之道。此外,古老师提出的村上龙与LV的联名合作、太阳花元素在时尚中的流行等案例,进一步印证了发散性思维与直觉思维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。

古丽珠老师从英语专业班级教学角度出发,探讨了创新思维培养的多元路径。她提出,语言学习需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,通过文化视角重构文学作品价值,并鼓励学生运用创新句式与修辞提升表达能力。在“课程思政与教学案例选择”环节,古丽珠强调案例应贴近生活、融入思政元素,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与感染力。她还呼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注重拓展性训练,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实践能力。  

 20250311143718976.png

研讨会特别关注课程思政的落地实践。与会教师一致认为,专业知识需与学生需求紧密结合,通过精选生活化案例,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。本次集体备课会通过跨学科对话,为创新思维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。与会教师纷纷表示,将把研讨会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,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,构建以学生为中心、以创新为导向的教学模式。学院也将持续搭建交流平台,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,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不懈努力。(图文/创新创业学院于婷婷)